国际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学会(IABB)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重庆医科大学承办的“国际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高级论坛暨西部地区发展机遇与挑战深度研讨会”中国重庆市召开。会议继16日邀请了Howard McLeod教授,刘昌孝院士以及章海燕教授做了精彩的讲座之后,17日上午又邀请了陈凯先院士,王智彪教授等诸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此讲学。
陈凯先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药物化学家。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研究。进行有机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之间关系的研究,有活性的有机小分子结构预测和设计。提出了计算机药物和受体疏水作用力场三维分布的数学模型和药物构象研究的方法,发展了药效基团的搜寻方法,建立了利用计算机构建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分子库和模拟筛选的方法,并应用于多种抗肿瘤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开发了基于药物与受体三维结构的药物设计研究,其中一些受体三维结构模型和新药的分子设计得到了实验的验证。今日讲座的题目是“To strengthen innovation and meet the national stategic needs-trends and though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详细阐述了在新时期,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如何增加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及对于创新药物研究发展趋势和思考。内容深入浅出,受到了大家热烈的欢迎,听众反响热烈。
王智彪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项课题的研究,获22件国际发明专利,多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及发明奖。发明的超声无创治疗肿瘤设备出口多个发达国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国际发明专22件、国家专利36件,其研究成果获得200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及突出贡献者、2003年国家信息产业部重大技术发明奖、2000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超声医学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2年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首届振兴重庆杰出贡献奖等。现任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同时担任国际超声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今日大会报告的题目是“New emerging therapeutic techniques of the 21st century”,讲述了在科技高达的21世纪,应当如何提高治疗技术,而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治疗方式并且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