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8-20日,我所周宏灏院士、刘昭前教授、张伟副教授和范岚博士受邀参加了香港2009年个体化医学国际会议,这是第五届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韩国仁济大学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学术会议并与泛太平洋临床遗传药理学学会(周宏灏院士为执委)联合举办的国际遗传药理学学术大会,此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期间,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士、香港、中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的临床药理学和遗传药理学的专家和学者们莅临大会。
香港卫生署署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周宏灏院士紧接其后也致了辞,随后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等人都相继讲话。
会议学术报告进行了两整天。周院士做了“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China”的精彩报告,总结了我所近来在个体化用药方面做出的工作和突出贡献,得到了大会同仁的一致认可和高度称赞。刘昭前教授做了“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MRP1 and eIF3A affect the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sensitivity in lung cancer patients”的报告,张伟副教授做了“The Effects of OATPs and OCTs on Drug Disposition and Efficacy”的报告,范岚博士做了“Silymarin-related herb-drug interactions in humans: Effects on CYP3A, CYP2C9, P-glycoprotein and OATP1B1”,工作内容丰富,成果领衔于国际前沿,得到了大会专家们的认可和好评。
2002年,周宏灏院士在中南大学首先举办了中南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遗传药理学学术会议,随后又举办了中南大学和韩国仁济大学的两校遗传药理学学术会议,去年发展成三校会议,今年则吸引了更多国家的学者参加。这种交流促进了我所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有利提升了中南大学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影响。
能够熟练的运用英语进行临床药理学和遗传药理学领域的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对我所的老师和研究生们提出的要求。相信在我所专业和英语双方面的严格要求和培养下,能够打造出更高素质和更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